
尊敬的家长朋友:
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基石,更是点亮成长的第一束光。海口山高中学家长学堂栏目,始终致力于搭建家校共育的温暖桥梁,特别邀请育子经验丰富的家长们,在这里传递真实可感的育儿心得。
本期我们邀请的嘉宾是九(2)班梁宝文家长、高三(9)班郑其骏家长。

初三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,每一分努力都承载着期待,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家长的心。陪伴孩子走过这段时光,我在焦虑与欣慰中摸索,也在学习与成长中收获了属于我们的育儿感悟。

我始终相信,好的学习状态始于舒适的环境。特意为孩子打造了安静整洁的学习角,书桌远离电视和零食区,只摆放课本与文具,让她坐下时能快速沉下心来。初三学业难度陡增,当她对着难题皱眉时,我从不说“必须做出来”,而是蹲下来陪她分析:“这道题的突破口可能藏在哪里?我们一起查查课本例题吧?” 比起直接给答案,引导她找方法更重要。同时,我坚持和老师每周沟通一次,及时了解她在课堂的状态——是知识点没吃透,还是粗心失误?和孩子一起把问题拆解开,调整错题整理方式、优化时间分配表,让她感受到“学习不是孤军奋战,我们一起面对”。
初三的孩子像敏感的小刺猬,压力大时容易烦躁、低落。我学着收起“家长权威”,把她当成平等的朋友:她吐槽作业多,我会说“妈妈懂这种被任务追着跑的感觉,咱们先休息10分钟再加油”;她分享考试进步的喜悦,我会认真夸她“你每天晚自习后的复盘没白做,这就是努力的痕迹呀!”
当她和同学闹矛盾时,我不急于评判对错,而是引导她换位思考:“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,会希望对方怎么回应?” 面对她的情绪波动,我始终用温和的态度安抚:“有任何烦恼都能和妈妈说,我们一起想办法。” 这份耐心倾听,让她知道自己永远有可以停靠的“情绪港湾”。
初三学习紧张,孩子容易久坐不动,我便把运动融入日常:每天提醒她课间站起来活动10分钟,周末带她去户外跑步、爬山。汗水浸湿衣衫时,不仅锻炼了身体,也让她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。规律的作息、适量的运动,成了她应对高压学习的“隐形能量”。

初三是孩子人生重要的转折点,也是家长重新学习的过程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,我甚至付费参加了心理学课程。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些年,我深刻体会到:育儿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修行。作为家长,我会继续努力,陪伴孩子从容迎接未来的挑战。
正如歌词里唱的那样,孩子就如花朵,每朵花都会盛开,只是花期不同。在属于她的节奏里静待花开,这便是最好的陪伴。我们与孩子的关系,就像园丁与花朵——家长要做的,就是持续地“浇水施肥”,用爱与理解滋养,相信有一天,她一定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。



从幼儿园到高中,其骏在山高校园里度过了十几年时光,一路得到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与呵护,作为家长,心中满是感恩。我的孩子并非传统意义上“出类拔萃”的学霸,但在我们眼里,他是个懂感恩、明事理、永远阳光快乐的大男孩。我们始终坚信,对孩子品质的培养,远比一时的高分更重要。如今孩子已踏入高三,我们深知这一年的分量,却更希望他能在冲刺路上保持从容心态,在成长中收获温暖与力量。回顾陪伴他走过的岁月,有几点心得想与各位家长共勉:

高三压力如影随形,但“快乐”从来不是奢侈品,而是孩子续航的能量源。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,情绪波动是常态。当他考试失利、疲惫焦虑时,我们先做“情绪缓冲垫”,而非急着当“问题解决者”。一句“我知道你很累,你已经很棒了”,往往比追问“下次怎么改进”更能治愈人心。周末的一顿火锅、晚自习后的一杯热牛奶、书桌上贴一张幽默便利贴,或是悄悄送他期待已久的小礼物。这些细节让他明白:高三虽苦,但家永远是甜的港湾,我们永远是他最安心的倾听者。
高三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已基本成型,父母的角色该从“监工”转向“支持者”。我们选择“信任与放手”——与其紧盯每科作业,不如和他一起制定阶段目标,比如“本周重点突破数学大题”,给他自主安排时间的空间。当他遇到瓶颈时,我们不指责、不催促,而是问一句“需要爸妈帮什么吗”,让他感受到:我们是战友,而非施压者。
高三这场持久战,拼的不仅是脑力,更是体力与心态的续航力。运动不能停:每周固定2-3次半小时运动,跑步、打球、游泳……既能释放压力,又能提高专注力。如果他偶尔抗拒,我们就陪他一起动起来,把运动变成亲子互动的乐趣。睡眠是红线:和孩子协商好作息时间,绝不纵容熬夜恶性循环。偶尔“开夜车”可以理解,但长期透支身体必须及时干预——毕竟,清醒的头脑比多刷一套题更重要。

高三家庭最忌“如临大敌”,平和的氛围才是孩子的“定心丸”。我们刻意淡化焦虑传递:少说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不把高考挂在嘴边反复念叨。把“你最近状态怎么样?”换成“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吗?”,用轻松的话题拉近距离。生活还要有“常态感”:不必全家进入“静音模式”,该追剧追剧、该闲聊闲聊、该聚餐聚餐。让他知道:高考是人生的重要一站,但绝不是全部,生活的烟火气永远都在。
再忙碌的高三,也要给孩子留一点“做自己”的时光。包容合理放松:他喜欢弹吉他,我们就认真听他弹完每一首曲子;他爱拼模型、踢足球,我们从不觉得是“浪费时间”。这些看似“无用”的事,恰恰是他调节情绪的“解压阀”。约定张弛有度:如果他想打游戏、看动漫,我们会约定每周固定放松时间,比如周六晚1小时。适当“留白”反而能让他在学习时更专注,效率更高。
我们坚持定期与班主任沟通,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状态,但从不过度打听细节,尊重他的隐私与自尊。面对成绩波动,我们不盲目焦虑,而是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,避免简单归咎于“不努力”——信任老师的专业,也信任孩子的潜力。
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些年,我们深深体会到:育儿是一场共同成长的修行。高三这一年,我们不做“施压者”,只做“点灯人”,用爱与耐心照亮他的冲刺路。正如我们始终相信的:最好的教育,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律、有担当、能感知幸福的人。愿每个高三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陪伴中,全力以赴,也从容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。



父母是根,孩子是花。根系充盈,花儿才能绚烂绽放;父母用心滋养,孩子方能向阳生长。

没有人天生就是“完美父母”,但教育的路上,成长永远与学习相伴。陪伴孩子的每一天,您为教育付出的每一分思考、每一次尝试,看似微小的脚步,终将成为孩子走向优秀的坚实阶梯。请坚信: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孩子背后,都藏着父母深耕不辍的汗水,更凝结着家庭教育的智慧光芒。
选你所想,爱你所爱
遇见山高,遇见美好
海口山高中学
2025年秋新生入学登记
现已火爆开启!